從不同的理論視角看到不同的世界
沈鼓以及許許多多國有企業的經歷證明,認定國有企業天生低效率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但為什么這種不符合經驗證據的說法依然“流行”?問題出在從外部自上而下看待企業的視角,這種說法的根本特征是,把企業看成被動響應外部力量或信號的實體,無視其復雜的組織內容、管理層的戰略作用以及使團隊積累知識、技能和經驗的機制。
沈鼓集團。圖|圖蟲創意
尤為奇怪的是,這種外部視角在注重所有制等因素時,卻忽略那些直接影響企業績效的政策變化和市場變化,原因大概是,這種視角更多地是來自諸如西方主流經濟學教科書的教條,而疏于從企業實際運行的語境中去理解企業的行為。
事實上,即使承認國有企業在計劃經濟時期形成了結構性缺陷,我們也能很容易識別出那些在1990年代影響了國有企業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