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州日報報道,為嚴厲打擊個人欺詐騙保行為,國家醫保局曝光了2022年第一期典型案例,選取了24個個人騙保典型案例,涉及冒名就醫、重復享受醫保待遇、超量開藥并轉賣藥品、虛假票據、隱瞞第三方責任等違法違規行為。
毋庸置疑,基本醫療保險是我國的一項基本社會保障制度,而醫保基金是老百姓的“救命錢”。如果救命錢沒能用在“救命”上,反而成了少數違規醫藥機構的“肥肉”,或是成了誰都惦記、都想“捉住”分而食之的“唐僧肉”,不僅有悖醫保制度建立的初衷,而且嚴重損害了公共利益。據國家醫保局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1年10月共檢查定點醫藥機構約234萬家次,處理約100萬家次,累計追回醫保基金約506億元。
為嚴厲打擊個人欺詐騙保行為,全面提升醫保治理能力,深度凈化制度運行環境,嚴守基金安全紅線,國家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