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想飛,就要放下累贅。——托妮·莫里森,1933年
本文核心觀點:
1.中國國資總規模600多萬億元(權益資本100多萬億元,負債接近500萬億元)。做強做優做大國資,是中國經濟順利轉型成創新經濟體的最大后盾和最強底牌。但國資如果以犧牲民營經濟為代價想做大做強,就會面臨經濟的整體生態問題和效率問題。過去幾年出現的國進民退現象,不是中央的政策取向,但讓市場產生了深層焦慮,方向上出現了迷茫。2022年出現的經濟困難,反而為經濟國企國企改革提供了最佳改革窗口期。因為經濟越困難,各種模糊認識,僵化思維,和阻礙生產力發展的行為方式越容易出清。
2.國資做強做優做大的關鍵是“管資本”和“混合所有制”。體制層面,以管資本為抓手,探索平臺公司模式,推進國有經濟實現形式的資本化。微觀層面,以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