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計劃即將收官,但國企改革仍將持續推進,國資證券化將是一個長期過程。除了直接Ipo及借殼上市之外,國資證券化主要方式還有:
一,準借殼型。國資背景上市公司現有主業(資產/負債)全部置換或出售出去,置入和購買全新的產業。上市公司實現一次徹底的革命,獲得新生。如樂凱新材,鳳凰光學的重組(剛剛終止)就是這樣的典型。接下來,主業屬于待清理的"兩非"、"兩資"的上市公司,很有可能被置換主營業務。st滬科,祥龍電業,航天動力,東信和平,長春一東等等值得重點觀察。
二,增量注入。現有主業基本不動,在此基礎上增加注入同類主業或另行增加新的主業。如西儀股份,中瓷電子,中核科技(已終止)就屬于這種類型。這是國資證券化的最主要形式。大量的國資需要整合,做大做強。如果注入的資產規模、質量俱佳,且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