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產能是從哪里來的
中國的產能是從哪里來的
入庫時間:2024-05-09|字體:| 下載收藏 語音播報
作者:鐘才文  來源:人民日報
看待中國產能的形成要用歷史的眼光、發展的視野、辯證的角度。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億萬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繼承優良傳統,堅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創業,立足國情實際,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在市場優勝劣汰中逐步形成了門類齊全的產業鏈供應鏈和充滿韌性的強大生產能力。中國的產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客觀因素和主觀努力共同作用的結果,符合基本經濟理論和主要發達經濟體發展規律。

中國的產能植根于本國的超大規模市場。作為一個擁有14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大國,立足內需,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中國生產的根本目的。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有序從計劃經濟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充分調動各方面生產積極性,逐步走出了短缺經濟困境,產品供應能力也隨之大幅提升。隨著中國經濟持續較快發展和產業逐步升級,國內需求的 ……
繼續閱讀(剩余:81.22%)
請登錄后識別閱讀權限!

掃碼在手機上打開本文
DN:N03102420240509N
? 2003-2025 國資數據中心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均不得轉載有    網安備51019002001697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祥云县| 临夏市| 小金县| 胶州市| 凉城县| 温泉县| 诸城市| 饶平县| 常宁市| 克东县| 桂阳县| 荥经县| 香港 | 诸暨市| 始兴县| 察雅县| 黄大仙区| 凌海市| 密山市| 新竹县| 朔州市| 肃南| 南开区| 外汇| 怀来县| 满洲里市| 宜良县| 拉萨市| 工布江达县| 平谷区| 泾川县| 丹棱县| 阆中市| 卢湾区| 通道| 南郑县| 澄江县| 南澳县| 张家港市| 富锦市| 新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