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風險投資市場最主要的資金來源,國有資本如何建立與風險投資活動相匹配的考核機制是關鍵點。
今年以來,多地探索容錯免責機制,鼓勵國有資本積極參與創投活動。《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了解到,風險投資機構在投資時大多會與被投企業簽訂回購條款,一旦企業沒有達到業績要求或者面臨一定的短期困難,這些回購條款可能成為壓垮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位已完成A輪融資的科技公司人士坦言:“當前很多創業投資資金的模式是無限連帶、無限托底、退出過早。風險投資變成了‘保險’投資,繼而投資機構減少了與企業共進退、積極通過行業人脈推動企業發展的動力。尤其對于青年創業者、畢業即創業的創業者,這基本上等同于勸退。”
隨著政策陸續出臺,業內人士預計創投市場生態有進一步改善。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