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有企業改革中,如何解決企業效益不高一直困擾著企業的領導層。這有體制機制等因素外,如何選拔出有真才實干的經營決策者通過給其充分的激勵,促使其發揮領頭羊的帶動作用,而企業的領導人其權力又能夠受到合理的監督制衡,則成為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難題。
現代企業理論認為,企業是內部具有權威的組織,它的產生與存在歸因于市場中的不完備契約,市場上行為最難測量的要素擁有者將獲得契約中未明確規定的剩余索取權。另一方面,團隊生產中存在監督問題,由于企業管理者不擁有企業的所有權,其行為會偏離企業目標,從而將產生代理成本。
首先,就監督的難易程度來看,經營成員更難被監督,因為其行為具有更大的靈活性與不確定性;同時雖然生產成員失去委托權后積極性會下降,但這會被經營成員監督積極性的增加所抵消,因此應給予經營者以部 ……
